专业名称:软件技术
专业代码:510205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或3+证书(文理科)
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服务珠三角和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互联网+软件行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软件开发专业技术理论及应用知识,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软件技术专业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三层对接,实现了一站式人才输送模式,实现了高效跟企业之间很好的对接。
采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第一环节针对专业基础知识、技能,以“学做结合”为主要手段,在校内专业教室、实训室完成;第二环节针对专业技能课程,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工学交替”;第三环节针对开设职业技能拓展实训课程,学生分组进行“顶岗实习”,主要在企业生产现场完成。
校企合作,共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基本同步,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合理的、科学的课程体系;针对高职学生,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强调其技能培养,注重课程安排的合理性。
注重以赛促教、促学。软件技术专业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平台和指导,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竞赛,学生在各项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学生将来胜任软件项目整体设计开发流程的高附加值软件产业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人工智能系学生参加“北侧数字”杯HTML5交互融媒体内容设计与制作比赛

人工智能系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软件测试比赛

人工智能系詹文荣同学参加蓝桥杯全国总决赛
三、师资队伍(师资力量)
软件技术专业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现有包括中高级职称、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共16人、兼职教师3人,形成了一支既有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又有后备力量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主要发展方向
专业主干课程:C++程序设计、图像界面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库与应用、J2EE桌面应用开发、软件工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WEB前端技术、JSP Web系统开发、SSM框架、数据结构与算法、Linux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开发、HTML5应用。
专业主要发展方向:软件开发与测试、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等。
五、教学实训条件
鉴于本专业与企业合作,采用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基本框架不变,强调训练学生的专项业务动手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不低于50%,实践教学一部分在校内实训室进行,一部分在校外实习基地毕业实习。现建有多个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已建成3个供学生操作软件的机房,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基础技能培训和实训的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顶岗实习条件。

专业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训工作室
六、校企合作
软件技术专业采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元制”教学模式,校企共商教学计划,准确把握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坚持育人目标与用人标准相衔接,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相衔接,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衔接。校企共建专门的实习实训基地,企业整合行业内优秀企业资源,择优推荐毕业生实习、就业。加强了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效率、高质量地推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人工智能系与深圳源昊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七、就业方向
目前,我国软件行业正处于行业成长期,软件行业发展非常快,软件市场增长率很高,需求高速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增速平稳。计算机专业人才是最急需的紧缺人才之一。毕业生课从事软件开发、网站开发,软件维护、网站维护与建设管理、软件服务等企业相关技术岗位。经1~3年职业行业锻炼后,该行业进一步提升的工作岗位是软件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等。
八、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即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考取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还要进行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毕业。
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
